• 曾国藩一个KPI,逼走了一支神级战队,也成就了一段百年传奇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曾国藩一个KPI,逼走了一支神级战队,也成就了一段百年传奇

发布日期:2025-10-10 15:11 点击次数:120

讲白了,所有让老板心态爆炸的顶级团队,都源自同一个操蛋的逻辑:一个只认KPI的爹,永远养不出一个能掀桌子的神。

你把这话丢到任何一个游戏大厂的制作人脸上,他要么会心一笑,要么直接拉黑你。

因为这事实在是太真实了,真实到有点魔幻。

今天我们不聊游戏,我们聊一个比任何游戏都更硬核的“野生团队”——老湘营。以及它的三个项目经理:一个想把它“管死”的曾国藩,一个把它“用活”的左宗棠,还有一个,是把它“生出来”的王鑫。

这故事的底层逻辑,就是一部顶级游戏团队的创业、分裂与封神史。

1

任何一个牛逼的团队,初期都是草台班子。

或者说,只有草台班子,才能长出牛逼的团队。

老湘营的第一个版本,叫“湘乡团练”,听着就一股子土味。创始人,一个叫王鑫的年轻人,放现在就是个没拿过投资、在车库里搞开发的野生制作人。

这哥们有多野?

他拉来的团队,成分极其复杂。有文化人罗泽南,负责搞“理论建设”,天天给一群文盲讲《孙子兵法》,跟在创业公司里给程序员讲《道德经》一样,主打一个玄学熏陶。

而王鑫自己,就是那个首席产品经理兼首席武术指导,负责把这群拿着锄头的农民,训练成能打的用户。

他的方法论简单粗暴:不听话?竹竿抽。站不稳?竹竿抽。KPI不达标?竹竿抽。

这套逻辑,放到今天任何一家讲究人文关怀的互联网大厂,HR第二天就得找他谈话,罪名是“职场霸凌,破坏团队氛围”。

但问题是,这套“霸凌”管用。

当曾国藩,这位当时清廷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回乡奔丧时,看到这支“野生团队”的DEMO,他震惊了。

罗泽南讲兵法,那群庄稼汉听得比看脱口秀还认真;王鑫喊口令,几百号人跺脚能扬起半天灰。

曾国藩这种搞惯了正规军、写惯了SOP(标准作业程序)的大佬,瞬间就get到了这支团队的价值。

这是什么?

这是未经雕琢的原石,是没被大厂流程污染过的狼性团队,是真正的“版本答案”。

他当即决定:投资。

他把王鑫当成自己的关门弟子,送自己批注过的《二十一史》,跟送独家秘笈一样。这就是天使轮投资,既给资源,也给背书。

那时候,曾国藩看王鑫,眼里全是光。

他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能帮他完成“平定天下”这个超级项目的完美执行人。

但他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野生团队的战斗力,恰恰来自于它的“野”。而所有大公司管理者的天性,就是想把一切“野”的东西,都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这是他们之间悲剧的开始。

2

矛盾的爆发,永远是从KPI开始的。

咸丰三年,湘军打仗吃了瘪,曾国藩给了王鑫一个指令:回老家,招三千人,补充战力。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KPI,资源给够,目标明确,按理说,王鑫完成就完事了。

但王鑫这种野生制作人,脑子里没有“KPI”这个词,只有“赢”。

他回到湘乡,发现大家热情高涨,报名参军的人挤破了头。他脑子一热,做了一个让曾国藩当场心梗的决定:

三千?格局小了。

老子要一万。

于是,三个月后,王鑫带着浩浩荡荡的一万多人回到了大营。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

老板让你去市场上招3个高级程序员,结果你带回来了10个,还拍着胸脯说:“老板放心,这7个是我刷脸借钱找来的,工资我先垫着,不用你操心!”

你猜老板会怎么想?

他会觉得你牛逼?不,他会觉得你疯了,而且想造反。

曾国藩当场就炸了。

他关心的是那一万人的吃饭、发饷问题吗?是,但又不完全是。

他真正恐惧的是:失控。

他作为整个湘军项目的总负责人,最看重的是什么?是规矩,是流程,是S-O-P。是“我让你招三千,你就不能招三千零一个”的绝对执行力。

因为对于一个庞大的系统而言,稳定和可预测性,远比某个子项目的超常发挥更重要。

而王鑫不懂这个。

或者说,他懂,但他不在乎。

他的逻辑更简单:人多,就能赢。赢,比什么都重要。至于粮草军饷,那是打赢了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是典型的“敏捷开发”思维,先上线,再迭代,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一个是僵化的“瀑布式开发”,一个是狂野的“敏捷开发”,这两种思维模式在一个项目里,不出事才怪。

(当然,这里面也有王鑫打了胜仗后开始飘了的因素,年轻人嘛,都这样。)

于是,史上最经典的一幕发生了。

曾国藩拍着桌子骂他不守规矩,王鑫梗着脖子吼“兵是用来打仗的,不是守规矩的!”

最后,王鑫把头盔往地上一摔:

“大人要是容不下,我带弟兄们走!”

第二天,一万多人的团队,就这么集体离职了。

说真的,我看到这里都笑了。这不就是那个最有才华的制作人,被VP的产品经理指着鼻子骂“你不懂用户,我比你懂”,然后一怒之下带着整个工作室集体出走,另立门户的剧本吗?

太阳底下,哪有什么新鲜事。

3.

离职创业的团队,通常会死在A轮之前。

王鑫的团队也差点。没走多远,断粮了。

就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刻,新的“投资人”出现了——左宗棠。

或者说,是左宗棠背后的金主爸爸,湖南巡抚骆秉章。

左宗棠这人,跟曾国藩完全是两个物种。如果说曾国藩是那种步步为营、讲究万全的“战略家”,那左宗棠就是个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战术家”。

他看到王鑫这支嗷嗷叫的队伍,眼睛都绿了。

这是什么?这是即插即用的顶级战斗力啊!

曾国藩那边的人际关系?公司流程?合规问题?

左宗棠的逻辑是:等敌人打到家门口了,你跟他讲流程吗?

于是,在左宗棠的牵线下,王鑫的团队被湖南地方政府“收购”了。骆秉章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番号——“老湘营”。

这个“老”字,就非常灵性。

它既是在宣示自己是湘军正统的“元老”,也是在跟曾国藩划清界限,翻译过来就是:

“没错,我就是从你那儿离职的,而且我现在过得很好。”

这口气,太冲了。

事实证明,换了个不瞎指挥的老板,老湘营的战斗力直接拉满。他们成了太平军的噩梦,打出了“王老虎”的威名。

曾国藩听说了,心里五味杂陈,甚至还给上级写小报告,说王鑫“拥兵自重”,想搞垮他。

这就是大厂心态。

自己不要的人,出去混好了,比杀了他们还难受。非但不会祝福,反而会想尽办法让你过不下去。

可惜,左宗棠和骆秉章这对“天使投资人”,把老湘营护得死死的。

曾国藩有一次想去老湘营看看,结果被哨兵拦在门口:“营里有令,非请莫入。”

那一刻,曾国藩心里应该比吃了黄连还苦。

他亲手磨砺出的最锋利的一把刀,现在,彻底不属于他了。

这支队伍,再也回不来了?不,是再也不想回来了。

4.

故事如果到这里结束,那不过是一个优秀员工离职创业成功打脸前老板的爽文。

但命运的牛逼之处在于,它总能写出比爽文更深刻的剧本。

王鑫英年早逝,三十三岁就病死了。

老湘营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低谷。

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几经辗转,这支队伍,最终还是回到了曾国藩的麾下。

此时的曾国藩,看着这支他曾经最看不惯的队伍,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了。

当老湘营一天一夜狂奔一百八十里,把捻军主力堵在黄河边时,他不得不承认,这帮人,是真的能打。

他开始反思,或许,王鑫那套不守规矩的“野路子”,才是乱世里真正的“版本答案”。

所以,当后来左宗棠要西征收复新疆,这个朝廷内部吵得最凶的项目启动时,曾国藩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

他把自己手里最能打的王牌,刘松山(王鑫的接班人)统领的老湘营,给了他一生的对手——左宗棠。

他说:“他们能打硬仗,西北用得上。”

这是一个顶级的项目经理,在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成功后,最终与自己和解的时刻。

他终于明白,规矩和流程,是用来保证下限的,而真正能决定上限的,是那些不守规矩的天才。

他管不住王鑫,但他可以选择成全王鑫留下的这支队伍。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老湘营跟着左宗棠,在西北的戈壁上,打出了中华民族几百年来最硬气的一仗。刘锦棠(刘松山的侄子)带着这帮“亡命之徒”,硬生生从侵略者手里,抢回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古牧地的城头上,刘锦棠插上了两面旗。

一面大清龙旗,一面老湘营的蓝底白字旗。

那一刻,王鑫的灵魂,应该在湘乡的坟头,笑得很开心。

尾声

一个团队真正的牛逼之处,不在于它的创始人有多神,而在于创始人的精神,能不能像代码一样,被一代代传承下去。

老湘营换了三个老板,但它的内核——那种认死理、敢拼命的“横”劲,从来没变过。

这股劲,是曾国藩的“规矩”给不了的。

这恰恰是今天所有游戏大厂面临的终极困境。

他们可以用最科学的流程、最雄厚的资本、最顶级的技术,打造出一个个工业化的3A罐头。

但他们永远无法用SOP,去“规划”出下一个《黑神话:悟空》或者《戴森球计划》。

因为所有颠覆性的创造,都源于最初的“不守规矩”。

你说对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