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圳一家机械厂发往俄罗斯的货柜在海关被扣,损失高达两百万。 问题出在没有办理CUTR认证,这批设备直接被列为不合规产品。 欧亚经济联盟这招够狠,没认证连海关大门都进不去。 CUTR认证就是俄罗斯市场的通行证,覆盖五个国家。 从玩具到机械设备,总共五十多项技术法规管得死死的。 服装类走DOC流程简单,企业自己出声明就行。 工业设备必须搞COC认证,第三方机构验厂加测试,没三个月下不来。 最新消息显示,今年开始部分电子产品增加了电磁兼容性测试要求。 俄罗斯海关总署上个月刚更新了抽检比例,高风险品类查验率提升到百分之三十。 有家企业因为产品标签少了个俄文逗号,整批货被退回。 认证机构那边也有门道。 找代理必须确认对方有RA.RU开头的授权编号,上海经合工业设备检测有限公司这类正规机构才能办。 去年曝出几家黑中介收钱不办事,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 评论区炸出不少过来人。 点赞最高的留言说:"认证费花了八万,结果工厂审核时发现灭火器过期,直接不合格。"底下跟了三百多条回复,都在吐槽俄罗斯人的较真程度。 EAC标志的印刷规范经常被忽视。直径不能小于五毫米,必须印在产品显眼位置。有商家把标志贴在外包装上蒙混过关,被查出来直接进了黑名单。莫斯科海关去年公布了七百多起违规案例。 认证费用从几千到十几万不等,看产品复杂程度。食品类相对便宜,机械类最烧钱。耗时也是个问题,加急服务要多付百分之五十费用,但能缩短到两个月内搞定认证只是第一步,后续每年还要接受抽查。 最近中俄贸易额突破两千亿美元,认证需求暴涨。专业代理机构的业务量同比增加四成。有企业主抱怨流程太复杂,也有人认为严格标准能淘汰劣质产品。俄罗斯工贸部表示明年会简化部分低风险产品的认证程序。 那家深圳机械厂后来找了正规代理重新认证,半年后终于把货送进去了。现在他们专门雇了个懂俄语的质检员,就盯着认证标准更新。评论区都在问:"有没有靠谱代理推荐?"这事怎么看,你们遇到过类似情况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