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2024年11月21日向乌克兰发射了一枚叫“榛树”的中程弹道导弹,导弹直奔乌克兰的第聂伯市,打中了当地一个国防工业设施。 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在实战里用这种导弹,还带着多个独立制导弹头。普京亲自出来说,这是对美国和英国允许乌克兰用他们的长程武器打俄罗斯本土的回应。 乌克兰空军确认了这次打击,但他们的防空系统没拦住一个弹头。西方提供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本来说能挡住弹道导弹和飞机袭击,结果这次完全失灵。导弹轨迹太快太变幻,雷达跟不上,拦截导弹发射出去也白搭。 普京在11月23日又放话,说会继续在实战中测试这种导弹,如果乌克兰继续用西方武器袭击俄罗斯,甚至可能打到基辅的决策中心。 美国一些智库和媒体开始分析,说俄罗斯这导弹虽然先进,但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走得更远。美方情报报告指出,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库比俄罗斯丰富得多,而且技术上领先美国好几年。 中国已经部署了东风-17导弹,那是第一代高超音速滑翔弹,射程2000公里左右,能绕开导弹防御。美军2023年的报告说,中国还搞出了第二代东风-27,在东风-26基础上换了乘波体弹头,射程拉到6000公里,机动性更强。 目前俄罗斯和美国都没类似导弹服役。美国唯一有点起色的“猎鹰”项目,还在测试阶段,远不如中国的东风系列成熟。专家们直言,中国预算没美国高,但研发效率高得多, 成了现代战争的规则改变者。 其实,美国智库像兰德公司和国会研究服务部,都在报告里承认,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上落后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有“匕首”和“锆石”导弹,已经在乌克兰用过,但中国测试次数是美国的20倍以上。美方将军在2021年就说过,中国的高超音速测试很让人担心,因为它能绕过美国防御系统。 俄罗斯导弹这次打乌克兰,爱国者没拦住,就更让西方警醒。中国导弹更快,机动性更好,能携带多种子弹药,威胁更大。一些美国专家提醒,如果中美对抗,中国这些武器会让美国海军航母群很头疼,因为高超音速导弹太难拦截。 俄罗斯这次用“榛树”,还带着核威慑的影子,虽然这次是非核弹头,但导弹设计上能带核的。普京在12月又说,会把“榛树”部署到白俄罗斯,增强打击能力。这让北约紧急开会,讨论怎么加强东欧防御。 美国计划2026年在欧洲部署“暗鹰”高超音速导弹,作为反制,但进度慢吞吞的。乌克兰那边,情报部门说“榛树”是从卡普斯京亚尔发射场飞来的,导弹碎片显示它携带了多个弹头,但没爆炸物,可能是测试突防能力。 中国在高超音速上的领先,不是吹牛。我们的DF-17已经在部队列装,东风-27据说能打到关岛,威胁美国太平洋基地。美方报告强调,美国高超音速武器不像中俄那样设计成核常两用,技术挑战更大。俄罗斯导弹打击后,西方媒体都报道了,说这导弹让欧洲城市都在射程内,从莫斯科到伦敦只要几分钟。 这事儿牵扯到全球战略平衡。中国导弹的发展,让美国反思国防预算花哪儿去了。空军、陆军、海军砸了那么多钱搞项目,结果屡战屡败,连朝鲜的高超音速技术都比不上。 俄罗斯继续推进导弹生产。乌克兰冲突没停,俄罗斯用更多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拦截率在83%左右,但面对高超音速还是吃亏。北约对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但专家说,短期内核风险不大,只是常规对抗升级。 美国在隐身导弹上专注,但中俄走高超音速路线,更注重突防。俄罗斯“榛树”实战首秀,让西方看到防御短板,中国导弹则提醒大家,东方力量不容小觑。 俄罗斯行动后,联合国呼吁逆转升级周期,但冲突还在继续。美专家的观点是,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库是世界最强的,俄罗斯有实战经验,美国得赶紧追。 普京强调,这是实验性武器,但已批量准备。中国GDF-600的载荷多样性,让它不光是打击工具,还能电子战和侦察,战略价值高。美方承认,中国投资回报率高,成了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