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澳洲打工度假这么火,体验过的人却很少推荐?答案扎心
  • 意昂体育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为什么澳洲打工度假这么火,体验过的人却很少推荐?答案扎心

发布日期:2025-09-18 19:56 点击次数:50

别看我现在在朋友圈晒着澳洲的蓝天白云,当初决定去澳洲打工度假的时候,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脑子里想的就是"时薪500台币"、"一年存40万"、"边玩边赚钱"。

结果呢?回来一年了,每当有人问我"澳洲打工度假怎么样",我总是笑笑说"还行吧",然后赶紧换话题。

说实话,真让我推荐的话,我是不太建议的。

梦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2023年,我25岁,在国内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月薪七千,房租就要三千,每个月光是活着就已经很累了。

那时候澳洲打工度假正火,朋友圈天天有人晒收入,什么"周薪破千澳币"、"农场日赚200刀",看得我心痒痒。

澳洲最低合法时薪24.95澳币/小时,是台湾的2.5倍,这数字摆在那儿,谁看了不心动?

于是我也跟风,花了八千块办签证,又准备了五万块启动资金,雄心壮志地飞向了南半球。

那时候想得挺美,觉得凭自己大学文凭,好歹也能找个体面点的工作,就算不行,去农场摘摘果子也能轻松月入两万。

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

英语不好,你就是最底层的劳动力

刚到悉尼的第一个月,我住在背包客旅馆,每天在网上投简历。

咖啡店、餐厅、零售店,投了上百份,回复寥寥。

偶尔有面试机会,一开口就露馅了——英语听力勉强,口语更是磕磕巴巴。

人家问你"Can you work under pressure?"我愣了三秒才反应过来是问能不能承受压力。

面试官礼貌地说"We'll be in touch",然后就再也没消息了。

一个月花了两千多澳币,还没找到工作,钱包瞬间瘪了。

没办法,只能去农场。

农场生活,没有诗和远方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新州内陆的一个草莓农场。

凌晨四点十五分,工头开车载着我们往农场而去。

澳洲的农场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没有田园风光,没有悠闲惬意,只有无边无际的重复劳动。

每天凌晨4点起床,5点到农场,趴在地上摘草莓,一摘就是8个小时。

中午头顶着40℃的高温,还有怎么防护都防不了的蚊虫叮咬。

计件工资,摘得多赚得多,听起来很公平,但你不知道的是,草莓有大有小,有好有坏,挑拣标准严格得要命。

一箱草莓如果有超过三颗不合格的,整箱都要重新挑拣,白干。

我第一周只赚了280澳币,扣掉住宿费120澳币,到手160澳币,折合台币3200,连国内工资的一半都不到。

"黑工"横行,维权无门

更让人气愤的是,很多农场根本不按最低工资标准来。

现金工的时薪大约在10-15块之间(不缴税),白工大约在20左右,但实际上,这所谓的最低时薪能够起到作用的,是拿着澳大利亚国籍的人。

我遇到的工头,中国人,专门剥削同胞。

说是时薪15澳币,实际上各种克扣:迟到5分钟扣半小时工资,工具损坏要赔偿,住宿费比市价贵一倍。

最过分的是,承诺的二签时间根本不够,88天的工作日要扣掉各种休息日、雨天,实际上要干4个月才能集够。

想投诉?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投诉了也是石沉大海。

孤独感比贫穷更可怕

钱赚得少还能忍,最难受的是精神上的孤独。

农场在偏远地区,方圆几十公里就那么一个小镇,除了超市和加油站,什么都没有。

晚上7点,整个镇子就安静得像停尸房。

困意被兴奋以及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冲散,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听着室友的鼾声,想着国内朋友们在撸串喝酒,心里五味杂陈。

朋友圈不敢发农场的照片,怕家人担心,怕朋友笑话。

只能发发路边的风景,假装自己过得很滋润。

回国后的尴尬

熬了一年回国,存了15万人民币,看起来不少,但代价是什么?

简历上多了一年空白期,面试官问起来,只能说"去澳洲体验了一下"。

人家追问"学到了什么?"我能说学会了挑草莓吗?

英语确实有提高,但也就是从哑巴英语变成了磕巴英语,跟想象中的流利对话差得远。

最要命的是,回来后反而更迷茫了。

在澳洲的时候,每天累得要死,只想着赶紧攒够钱回国。

回国后发现,除了银行卡里的数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变。

为什么很少有人推荐?

现在想想,澳洲打工度假就像一个包装精美的陷阱。

澳洲政府只负责签证,不负责落地后的工作,澳洲从零开始的难度,难于北漂打拼的遊子。

网上那些"月入两万"的帖子,要么是极少数幸运儿,要么就是中介的软文。

做过农场的人早已看穿这一切,农场不赔本就不错了,还想存钱?

真实情况是:

- 90%的人做的都是最底层的体力活

- 语言不好的话,选择权几乎为零

- 打工度假基本都是在做勞力型的产业,是在玩樂、逃避以及浪費時間

- 大部分人存的钱还不如在国内踏实工作

那些真正成功的案例呢?

不是没有,但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 英语流利,至少能正常交流

- 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 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 心理承受能力强

重點就在於你是否真的知道自己要獲得的是什麼。

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者单纯想赚快钱,那澳洲打工度假真的不适合。

我的建议

如果你真的想去,我建议:

1. 英语先练好:至少能流利日常对话,不然只能做最底层工作

2. 准备充足资金:至少8-10万人民币,前期花销比你想象的大

3. 明确目标:是想体验异国文化,还是想赚钱,还是想移民?

4. 降低期待:别指望一夜暴富,能不亏本就不错了

最后的感悟

澳洲打工度假不是洪水猛兽,但也绝不是发财捷径。

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的真实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打工度假对我来说,既是一種重複性的勞動、是一種異國的孤獨、是一種恍惚的漂泊。

如果你抱着"逃避现实"的心态去,回来后会发现问题还在那里,而且可能更严重。

如果你真的做好了准备,有明确的目标,那可以试试。

但千万别被那些美化的宣传骗了,澳洲的月亮真的不比国内圆。

现在我回到了原来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踏实。

那一年的澳洲经历,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一件事:脚踏实地比什么都重要。

---

澳洲打工度假小贴士:

- 签证费用:约630澳币(3000人民币)

- 生活成本:月开销1200-1500澳币

- 真实收入:大部分人周薪600-800澳币(税后)

- 最佳时机:有一定工作经验,英语基础扎实

- 避坑指南:远离承诺"高薪"的中介,多看真实经历分享

记住,任何地方的钱都不是好赚的,包括澳洲。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