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车限速25码引争议,央视曝光改装乱象,网友却说:谁不想安全,可我们等不起!
  • 意昂体育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电动车限速25码引争议,央视曝光改装乱象,网友却说:谁不想安全,可我们等不起!

发布日期:2025-09-18 20:12 点击次数:57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走在路边,突然一辆电动车“嗖”地一下从身边冲过去,吓得你心跳都快了一拍。

反过来,你自己骑车的时候呢?

是不是也觉得,25码的速度,慢得像散步。

尤其是上班快迟到的时候,

风在耳边吹,腿在蹬,可车子就是提不起劲儿。

这事儿最近又火了。

央视点名批评了一些商家帮人解限速,把电动车改成“电摩”。

但很多人听了,第一反应不是支持严查,

而是叹了口气:谁不想安全呢?可我们真的等不起啊。

从2019年开始,新国标就规定电动车不能超过25公里每小时。

还加了各种安全要求,比如防火材料、防篡改设计、必须带脚踏。

本意是好的,让路上的电动车更规范、更安全。

这几年下来,确实乱七八糟的车少了不少。

可今年9月,新版本国标又来了。

有些地方松了点,比如铅酸电池的车可以重一点,到63公斤。

脚踏也不强制了。

你想买没脚踏的车型,现在合法了。

还鼓励装后视镜。

这个小改动,其实挺实用的,回头看看车后情况,心里踏实些。

塑料用得也不能太多,不超过整车重量的5.5%。

以前那种全包塑料壳的车,容易着火,以后会慢慢退出市场。

更重要的是,新车得有北斗定位,能动态监测状态。

一旦发现你偷偷提速,电机立马断电。

听起来技术很厉害。

但问题也来了:25码,真的够用吗?

很多上班族说,不够。

以前半小时到公司,现在要骑一个多小时。

早上起得更早,晚上回家更累。

连陪孩子吃饭的时间都被挤没了。

有个爸爸讲,他女儿因为骑车太慢迟到了,

全勤奖没了。一个月少几百块,对普通人来说不是小声音不是没有道理。

换谁都会心疼那点工资,也会烦躁路上浪费的时间。

可另一边,也有人坚持支持限速。

他们见过太快的电动车出事——一撞就是重伤。

速度一上30,刹车距离变长,反应时间变短。

特别是在路口、学校附近,风险一下子高了很多。

他们觉得,你要追求速度,干嘛不考个驾照,去骑电动摩托车?

那是机动车,有保险,有管理,出了事也有说法。

矛盾就这么摆在这儿了。

一边是安全,一边是效率。

而那些偷偷解限速的店家,成了夹心层。

明知道违法,还是有人上门求改装。

因为通勤距离远、时间紧、公共交通接驳难。

有些人住得偏,地铁不到,公交绕路,

唯一靠谱的交通工具,就是这辆小电驴。

你说限速是为了大家好,

可如果“好”是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那也很难让人接受。

整治非法改装没错。

重庆、甘肃、江西都在抓,有人被扣车,有人被拘留。

规矩得立住,不然谁都来改,路上就乱套了。

但光罚不行。

总得怎么让守规矩的人也不那么难。

也许可以试试别的办法。

比如划出电动车专用快道,让守法骑行的人跑得更顺畅。

或者推动企业研发新技术,

在安全框架内,把续航做长一点,动力调得合理一点。

交通规划也可以再细一点。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了,谁愿意冒着风险去改车呢?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是一个群体的真实需求,碰上了公共安全的底线。

我们需要的,不是站队骂人,

而是坐下来,一起想办法。

骑车的人多一份自觉,不闯红灯,不逆行,

管理部门多一点体谅,听听路上的声音。

规则要有硬度,也要本来就不容易,别让回家的路变得更远。

下次你看到一辆慢悠悠的电动车,请别急着嫌弃它挡路。

也许车上那个人,正赶着回家做饭,或是刚加完班,只想早点休息。

大家都想平安抵达目的地。

只是有时候,25码的速度,承载的不只是规定,还有生活的重量。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