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鹤岗的深夜,新世纪广场附近的店铺门前,街道空空荡荡,只有一个穿着厚衣服、戴着帽子的女孩蜷缩在台阶上。她面前摆着纸盒,里面是用塑料袋包好的鸭蛋。旁边的书包静静地放着,周围的商铺都已经关门。这个女孩叫欢欢,今年13岁,读小学六年级。 她几乎每天从傍晚五点放学开始出摊,一直卖到午夜十二点才回家。 有网友拍到她的身影后发到网上,说担心她深夜独自卖东西的人身安全。视频一下子引发了关注,有人说经常在工农区附近见到她,也有人见她卖过馒头、鲜花、甚至小乌龟。还有网友怀疑她是不是被人控制。 10月1日,鹤岗市公安局工农分局文化路派出所回应,确认女孩家庭困难,父母早年离异,母亲没有正式工作,同意她出来卖鸭蛋,偶尔会陪着一起。女孩八个月大时查出身体疾病,现在母女相依为命,卖东西也是为了治病、补贴家用。鸭蛋的售价是每袋4个,10元。 这是那种你越细想越不是滋味的事。 按理说,一个六年级孩子晚上应该在家休息或者做作业,而她在盛着鸭蛋的纸盒旁过着成年人的生活。她的“市场”就在已经打烊的商铺外,她的“营业时间”与大多数孩子的睡眠时间重合。 有经营店铺的人告诉记者,暑假时她白天也出来卖。有时她会换地方摆摊,在鹤岗不同位置流动,看似适应了这套“生意”的节奏。但这种适应,本身就说明她的日常和同龄人已经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轨道。 类似的新闻,这几年在中国并不罕见。比如几天前,湖南警方确认两名15岁的少女在越南失联多日,其实是偷渡,马上要被遣返回国。再比如,贵州一个小区发生触电事故,一个五岁男童掉进景观池,池里竟有380伏的电压,孩子被捞起还能喊一声妈妈,随后就失去意识,送到医院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这些事件看起来没有直接联系,但背后的共通之处,都是普通人尤其是孩子,在原本应该安全的环境里遭遇了超出年龄所能承受的风险。 欢欢面对的是街头的夜、寒冷和陌生人;湖南的那两个女孩面对的是跨境偷渡的黑暗链条;贵州的孩子甚至是在小区这种本该最安全的地方出了事。 再想想另一个新闻:贵州省公安厅原副厅长闵建被开除党籍,曾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还成了反面典型,他自己说“61岁自己把自己送进监狱”。干部失德并不是孤立的个人问题,它影响的是公共治理的质量和安全网的可靠性。如果一地的执法资源和社会管理薄弱,孩子们所面对的风险就会更高。 在欢欢这个事情里,公安部门的说法很直白,父母离异、母亲无正式工作、家庭条件困难,母亲同意孩子出来卖东西。这说明现状在她家是被接受的。从法律和安全角度看,这种接受,本身就带来问题。夜里卖东西意味着没有成年人持续保护,女孩要面对的是开放的街道和无法预料的陌生人互动。 一些当地人看到她也会买,算是帮忙。网友呼吁多奉献爱心,这在短期内能缓解一些经济压力。但在长期,全国各地类似孩子的境遇需要更稳定的社会支持,比如就学保障、医疗救助、单亲家庭的就业帮扶。今年她13岁,还能负担学习和卖鸭蛋的双重压力,但几年后呢? 她的位置在工农区的新世纪广场,晚上活跃的人不多,这意味着遇到紧急情况时,帮助会很滞后。 对孩子来说,这不是合理的“小摊贩经历”,而是一种持续暴露风险的日常模式。即便母亲偶尔会来陪着卖,这样的生活节奏,本质上还是孩子在替家庭分担成人角色。 网上还有人提到,这孩子什么都卖,馒头、鲜花、小乌龟。这个细节很真实,因为它反映了家庭收入结构的极度灵活和不稳定,只能见缝插针地获取现金流。这样的状况,也解释了为什么她的时间安排如此零散,不是固定生意,而是随手可做的交易来换钱。 令人更揪心的是她八个月时就查出有身体疾病。 这意味着医疗花费一直是家庭的负担之一。母女俩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只能靠她先上课再卖东西来补贴。这在现代城市生活里,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并行任务,对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尤其沉重。 有人问,她会不会被人控制?警方已经否定了这种猜测。但这并不代表她的情况就能让人放心。控制的形式不仅仅是非法拘禁,也可能是经济和家庭环境下的必然安排,这种“自愿”,背后是无力改变的现实。 再联系到那个触电事件,景观池放着380伏的电压,这违背了最基本的安全标准。孩子在这种环境里出事,是设施管理的绝对失责。而欢欢的街头卖蛋,某种程度上也像是管理真空下的个体挣扎,她暴露在无法常驻的安全保障中,靠的是自己的耐力、运气和陌生人的善意。 闵建的落马说明,在一些地方,资源本可以用于公共安全或社会支持,却因为保护伞效应而扭曲了方向。这种制度上的漏水,直接传导到个体命运层面,让弱势群体更难补上生活的缺口。欢欢的故事就是这种缺口最直观的写照。 在湖南偷渡的少女、在贵州触电的男童、在鹤岗卖鸭蛋的欢欢,这些孩子表面的境遇不同,背后却有共同的隐忧。社会不缺热心网友的关心,但更需要稳定且到位的制度保障。当一名六年级的女孩每天工作到午夜,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她很懂事”这种表面安慰。 10月1日的警方面对这起网络热议,已经公开承认这是家庭困境下的权宜之计,也算给网友一个交代。但交代之外,欢欢第二天还得照常卖鸭蛋,从晚上五点坐到十二点,工农区的新世纪广场上还是那个帽子厚衣服的小小身影。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