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可能即将迎来海外首个买家。 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AirAsia)的母公司Capital A首席执行官托尼·费尔南德斯公开表示,正与中国商飞积极商谈购买C919客机。 如果谈判成功,这将成为C919的首个海外订单,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干线客机正式打入国际市场。 亚航是东南亚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此次谈判背后是东南亚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 中国与东盟国家每周定期客运航班已达2552班,较去年增长8.3%。 马来西亚自去年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后,中国赴马游客从160万激增至370万,航空需求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空客和波音因产能问题导致交付延迟,为C919进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机会。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指出,东南亚地区航空公司希望通过引入新供应商实现采购多元化,尤其是寻求更快的交付和更具吸引力的价格。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深化为航空业创造了有利环境。 费尔南德斯甚至将东盟比作“东方的欧盟”,认为统一的法规和自由贸易区使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更加便捷。 C919的座级为158-192座,航程4075-5555公里,与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MAX属于同级别竞争产品。 截至2025年,C919已在国内外完成18架交付,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50万人次。 中国商飞计划到2026年实现C919在东南亚地区的常态化运营。 C919的单价约为0.99亿美元,比空客A320neo(1.1亿美元)低约10%。 对于成本敏感的廉价航空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此外,C919采用先进气动设计和材料,燃油效率较同类机型降低15%-20%,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更具经济性。 民航工作者张仲麟指出,亚航尚未签订任何具有约束力的采购协议,目前仅表达初步意向。 作为廉价航空,亚航目前运营全空客机队,引入C919会增加机队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除非获得特别优厚的条件,否则实际落地可能面临挑战。 相比之下,柬埔寨航空对C909支线客机的10架确认订单更为扎实。 C919尚未获得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认证。 EASA执行董事表示,完成认证可能需要3到6年时间。 这会影响C919在部分国际航线的适航性,对于主要运营国内和东盟内部航线的东南亚航司来说,本地民航机构认证即可满足需求。 东南亚多国对中国飞机表现出兴趣。 泰国表示已启动购买中国商飞客机的谈判。 老挝和越南此前已采购C909支线客机。 柬埔寨航空签署了10架C909确认订单和10架意向订单。 这些动向表明东南亚市场正逐步对中国飞机开放。 中国东方作为C919的全球首发用户,已大规模采购。 2023年9月,东航再次与中国商飞签署协议,增订100架C9192。 这是C919迄今为止最大单笔订单,东航也成为全球最大用户。 这些飞机将于2024年至2031年分批交付,主要投放至东航主基地市场及重要商务、旅游干线市场。 截至2023年9月,东航2架C919飞机累计安全飞行1140.15小时,执行商业航班296班,平均客座率超73%,承运旅客超3.5万人次。 中国商飞正着手建设第二总装厂,计划到2027年实现年产150架的目标。 但目前C919的年产能约为50架,需逐步提升以满足潜在的国际订单需求。 费尔南德斯强调,亚航是首家与中国商飞就C919开展合作的外国航空公司。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呼吁中国商飞积极面向全球市场,提升国际地位和认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