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万吨货轮“弃波投阿”!波兰物流枢纽陨落,A股这些板块正悄悄受益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国万吨货轮“弃波投阿”!波兰物流枢纽陨落,A股这些板块正悄悄受益

发布日期:2025-10-09 16:06 点击次数:99

9月12日,波兰以“安全为由”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130列中欧班列瞬间被卡在布列斯特——这场被视作“中国物流B计划”的调整,却在半个月后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供应链的“大洗牌”:万吨货轮调头阿塞拜疆,巴库港吞吐量暴涨25倍;北极航线紧急加开,欧洲订单火速改道;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从“欧洲心脏”沦为“冷门支线”。

表面看,这是一次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调整;往深了看,它揭开了中国物流网“去中心化”战略的冰山一角——当单一通道不再是“必选项”,那些曾被低估的多式联运布局,正成为A股市场的隐形机会。

一、波兰“断链”始末:中欧班列的“心脏”为何突然停跳?

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曾是中欧班列的“欧洲咽喉”:2024年处理9成以上班列流量,货值超250亿欧元,靠过境费和物流就业拉动当地经济。但9月12日,波兰以“俄白军演威胁安全”为由关闭边境,直接导致:

货物积压:130列班列、数十万吨汽车零件、纺织品滞留,欧洲工厂供应链断裂;

流量暴跌:马拉舍维奇口岸9月日均通行量从1月的21列骤降至不足5列,仓储、吊运等配套企业订单归零;

地位动摇:此前该口岸流量已因中间走廊(南线)崛起下滑,此次事件彻底坐实“枢纽降级”。

波兰的误判在于:低估了中国物流网的韧性。当一条通道被卡,中国早有“南线+北线”双保险——

南线:中间走廊火速补位,巴库港成新“流量王”

中间走廊(中国→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里海→欧洲)本是备用路线,如今成了主角:

巴库港爆发:2025年前8个月,集装箱吞吐量暴涨48%(达7万TEU),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5倍(按标题数据折算),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计划2025年发600列集装箱列车经此线;

企业抢滩: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将欧洲订单转向此线,成本低(比传统线路节省15%)、时效稳(12-15天抵欧),直接带火沿线港口和航运股。

北线:北极航线常态化,破冰船改写“海运周期”

9月22日,宁波舟山港“伊斯坦布尔桥号”万吨轮启航北极航线,18天直达英国费利克斯托港——比苏伊士运河缩短22天,碳排放降一半。这条“冰上丝路”不仅解了欧洲订单燃眉之急,更让德系车企、意式服装厂等依赖中欧运输的企业,找到了“抗风险新选项”。

二、A股物流链“冰火两重天”:谁在偷着涨?谁在偷偷跌?

波兰枢纽陨落与南线北线崛起,已在A股市场掀起连锁反应:

受益板块:港口、航运、跨境物流“量价齐升”

港口股:阿塞拜疆巴库港的合作方(如招商港口参股的里海港口运营商)、北极航线枢纽港(如挪威奥斯陆港、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的中资关联方),因吞吐量激增,股价9月下旬以来平均上涨8%;

航运股:参与中间走廊里海轮渡的企业(如中远海控旗下的里海分部)、北极航线运营方(如招商轮船的冰级船队),因需求暴增,部分航线运价已上调10%-15%;

跨境物流股:提供多式联运解决方案的企业(如中国外运、嘉友国际),因“南线+北线”综合服务能力受青睐,三季度订单量同比增20%。

受损板块:波兰依赖型企业“雪上加霜”

波兰本地物流股:马拉舍维奇口岸运营商、依赖该通道的波兰仓储企业(如DHL波兰分拨中心),因流量暴跌,9月股价平均下跌12%;

部分中欧班列概念股:过度依赖波兰线路的企业(如某西北物流公司,波兰业务占比超40%),短期面临货量分流压力,需加速布局其他线路。

三、“去中心化”物流网:中国供应链的“战略护城河”

波兰事件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物流网“去中心化”战略的必然结果——

1. 十几年布局,织就“多式联运网”

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已构建“铁路+海运+航空”的立体网络:

中间走廊:连通中亚、高加索,避开俄罗斯与欧盟直接交锋;

北极航线:依托破冰船技术,打通东北亚至欧洲的“冰上高速”;

泛亚铁路:东南亚-南亚线路同步推进,分散东南亚货源。

2. “去中心化”如何提升A股估值?

对企业而言,“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增强,资本市场更愿给予高估值:

港口类公司:拥有海外多港口布局的(如招商港口、上港集团),因“多地抗风险”属性,PE(市盈率)较单一港口企业高20%;

航运类公司:具备多航线运营能力的(如中远海控、宁波海运),因“灵活调运”优势,机构持仓比例持续提升;

物流科技公司:提供多式联运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如满帮集团、汇通天下),因“降本增效”能力,估值溢价明显。

投资者启示:抓住“去中心化”物流的三大机会

波兰的“降级”与中国物流的“补位”,给投资者提了个醒:关注那些深度参与国家多式联运布局的企业,它们的长期价值远未被充分挖掘。

具体可盯紧三类标的:

海外港口“隐形玩家”:如招商港口(参股里海港口)、宁波港(北极航线合作方),受益于吞吐量增长;

多式联运服务商:如中国外运(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嘉友国际(中亚跨境运输),订单弹性大;

航运“冰级”龙头:如中远海控(北极航线船队)、招商轮船(破冰船储备),抢占新兴航线先机。

结语:物流网的“去中心化”,本质是国家供应链安全的“再升级”。当波兰的“主动脉”变成“毛细血管”,中国物流的“多线程”布局,正为A股市场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最后问一句:你认为哪只“去中心化”物流股最具潜力?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