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土耳其刚从印尼手里拿走100亿美元,转头就花56亿去买英国人的战机。 这事儿发生在今年的土耳其防务展上。印尼空军兴冲冲地签下了48架"可汗"五代战斗机的大单,100亿美元啊,够买好几栋豪宅了。结果墨迹还没干,土耳其就跑去英国订了40架"台风"战机。 印尼人当时就炸了。 "我们是不是被耍了?"雅加达的媒体这么问。说实话,换谁都得这么想。你刚夸我家产品好,转眼就去买别人家的,这不是打脸吗? 但事情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土耳其的"可汗"战机其实还在原型机阶段,连全面验证都没过。就像你买了辆还在测试的新车,连安全检测都没做完。这种买卖,风险大得很。 更要命的是发动机问题。 "可汗"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的F110发动机,土耳其自己造不了核心的涡轮叶片。这就像心脏手术,关键部件全靠别人,万一美国不高兴了,直接断供怎么办? 土耳其当然知道这个软肋。 他们搞了个TF-35000国产发动机项目,结果十年过去了,还是没什么实质进展。没办法,只能去英国买EJ200发动机,希望能学点技术回来。 这时候,土耳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通过巴基斯坦这个"中间人",土耳其开始打歼-10CE的主意。这款战机装的涡扇-10B发动机有矢量喷口技术,推重比也不错。更让土耳其眼红的是歼-35上的涡扇-19发动机。 但中国早就防着这一手。 珠海航展上,你能看到中国人对技术保护有多严密。歼-35的发动机舱直接视觉屏蔽,电子围栏把整个展区围得严严实实。七层密码锁,物理封装,连参展商都开玩笑说"防护等级超过故宫安保"。 想看?门儿都没有。 歼-10CE的发动机维修必须中方授权,技术资料更是严格管控。土耳其想通过巴基斯坦这条线搞点技术,基本上是白日做梦。 回头再看印尼这笔买卖,真是亏大了。 雅加达防务研究所直接点名批评,说印尼空军连苏霍伊战机的维护都搞不定,还想玩五代机?专家更是毫不客气:"被隐身涂层迷惑了双眼,连心脏体检报告都没看。" 这话说得够狠。 但确实有道理。印尼本土的维护体系根本跟不上,技术人员培训也没跟上。买回来的战机很可能成了摆设。 聪明的国家是怎么买装备的? 沙特买"台风"战机的时候,直接要求本土化维修和技术转移。埃及更厉害,引进"阵风"的时候连生产线都要了。人家要的不只是装备,还有技术和产业能力。 印尼呢? 就图个"东南亚首装五代机"的虚名。面子是有了,里子却丢了个精光。 这事儿给发展中国家上了一课。 军购不是买菜,不能光看外表。发动机供应链、维护体系、技术转移、人员培训,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关键。 土耳其这次操作,表面上是商业行为,实际上暴露了自己的技术短板。一边卖给印尼还没成熟的产品,一边跑去买成熟的英国货,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但最受伤的还是印尼。 花了100亿美元,买了一堆不确定性。万一"可汗"战机的技术问题解决不了,或者美国断供发动机,这笔投资就彻底打水漂了。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表现最聪明。 既保护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又通过严密的防护措施向全世界展示了态度。想要中国的先进技术?可以,但得按我们的规则来。 这种做法值得所有技术强国学习。 核心技术就像一个国家的命门,绝不能随便交给别人。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技术可以合作,但主动权必须在自己手里。 印尼这次栽的跟头,其实反映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军购中的通病。 追求先进,忽视实用;重视面子,轻视里子;看重当下,忽略长远。 这种思路早晚要吃亏。 真正的国防建设,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不是一两款明星装备就能解决的。土耳其想通过"可汗"项目实现技术突破,结果发现关键技术还得靠别人。印尼想通过采购先进战机提升空军实力,结果可能连基本维护都保证不了。 这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就想建摩天大楼,迟早要出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事情在国际军贸中并不少见。卖家夸大产品性能,买家盲目追求先进,最后大家都不满意。 关键还是要实事求是。 买得起不等于用得好,先进不等于适合。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毕竟谁都想要最好的东西,但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印尼这100亿美元的教训,希望其他国家能引以为戒。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